【2025年7月25-30日9:3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院2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暨2025年暑期学校专题报告肖静助理教授:火星气候学系列讲座

  应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宁教授邀请,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肖静助理教授一行4人将于2025年7月25-30日做系列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 报告题目:Introduction of Martian Atmosphere & Observations、The Global Circulation、The Mars Dust Cycle & Radiation Feed-back、Mars Clouds & The Water/CO2 Cycle、The Martian Boundary Layer、Atmospheric prediction for EDL
  •   人:肖静助理教授
  • 报告时间:2025年7月25-30日 (星期五-星期三) 9:30-11:30
  • 报告地点:祁连堂322报告厅
  •   人:张洁 教授、李广

报告人简介

  肖静,澳门科技大学太空科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教授。2016年获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山地气象学、热带气旋(台风)及其他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动力学与数值模拟、火星气候及沙尘暴动力过程与数值模拟等。主持和参与了地区合作与交流基金、国家973项目、澳门科技发展基金(FDCT)等项目,发表SCI论文10余篇。作为核心研究人员为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着陆过程气象环境预测,利用高解析度数值模式进行了火星大气条件的数值模拟和分析工作,对总体部确定的大气环境条件进行了覆核,为“天问一号”顺利着陆火星表面提供了重要气象保障。其模式结果与历史火星观测数据及实际降落过程中返回的大气廓线、祝融号气象观测数据相比吻合良好,优于MCD5.3火星气候数据集及工程火星气候模式。荣获国家六部委颁发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报告摘要

  沙尘暴是火星大气演变的重要动力过程,准确开展沙尘大气过程的定量模拟是做好火星的气候模拟和天气预测的必要条件,需要对沙尘大气过程的基础动力机制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论基础。研究火星沙尘大气过程的基础动力机制、特别是地表起沙动力学、沙尘的沉降规律及垂直分布、尘卷风的形成和演化动力学,进而发展具有更准确的、具有物理机制的沙尘参数化方案,可改进火星大气模式对火星气候的模拟和预测能力,为我国后续的火星探测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团队基于MarsWRF模式改进了“完全交互式起沙-辐射方案”(fully inter-active dust-radiation scheme)中风应力起沙方程和尘卷风起沙参数化方案,添加了二氧化碳冰盖季节性升华/凝华引起的冰缘起沙过程参数化、动态悬浮沙尘有效粒径及辐射反馈过程等,改进了水循环模块并添加了水冰云与沙尘相互作用及辐射反馈过程,实现了单/双向多层嵌套区域高分辨率仿真,系统开展了一系列火星大气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提供了沿降落廓线及预选着陆区的火星大气条件包络,揭示了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沙尘活动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