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峰教授获首届MSAM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2025年7月11日至14日,第八届国际材料强度与应用力学会议(8th Int. Conf. Material Strength and Applied Mechanics, MSAM 2025)在广东深圳顺利召开。我院高配峰教授荣获“MSAM 2025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MSAM 2025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 Award),成为首届仅有的两位获奖学者之一,以表彰他在“超导复合结构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特别是极端条件下开创性实验表征,以及多尺度高性能数值计算方法开发方面的创新成果”(For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mechanics of superconducting composite structures, pioneering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multiscale high-performance numerical computation methods)。

  该奖项是首次设立,旨在面向全球40岁以下、活跃在材料强度与应用力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奖励他们在创新性研究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的表现,并分别设立材料强度与应用力学两个方向。经过来自荷兰、澳大利亚、意大利、波兰及中国五国知名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严格评审,今年全球仅有两位学者获得此项殊荣。

  详细信息请参见会议官网: [http://www.msamconf.org/Awards]。

人物简介:

  高配峰博士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之后免试推荐至王省哲教授名下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他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于2015年前往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在国际知名超导专家Justin Schwartz教授团队开展为期一年的高温超导研究。2017年博士毕业后,他在合作导师周又和院士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2019年晋升为青年研究员、2024年晋升教授。随后,他入选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籍聘用研究员”项目,并于2025年1-3月在日本理化研究所强磁场实验室参与强磁场超导磁体合作研究。

  作为兰州大学超导力学特色交叉研究领域的青年骨干,高配峰教授主要从事热核聚变装置相关的超导复合材料及磁体结构极端工况下的多物理场耦合损伤机理、力-电退化等基础问题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博士后资助项目等,并作为骨干参与王省哲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参与由周又和院士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截至目前,高配峰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篇论文获Supercond.期刊“Best Paper Award”,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ZwickRoell Science Award”提名奖,1篇被遴选为期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