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2025年第一季度交流研讨会在惠州召开

  4月19日-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2025年第一季度交流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分部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兰州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承办。

  项目顾问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赵红卫研究员,项目管理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天津大学亢一澜教授,武汉大学肖湘衡教授,项目监理组专家西南交通大学康国政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振茂教授、甘肃天行健会计事务有限责任公司戴红玲高级审计师,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韩伟、院长王记增教授,项目组全体成员以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部分专家、项目各执行单位骨干成员、执行办管理成员和部分研究生以及外协单位研究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项目负责人周又和教授主持。

 

  赵红卫院士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他对项目管理组、顾问组、监理组专家及全体参会成员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介绍了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园区及两大科学装置的基本情况,并代表近代物理研究所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赵院士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场超导磁体的研究现状,肯定了项目的研究意义及重要性,同时指出了项目研制过程中的难度及面临的挑战,呼吁相关参与单位通力合作,按期、高效、优质地完成项目。

  项目总工程师王省哲教授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本季度完成的研究任务以及下一阶段的计划。目前,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和任务节点执行,整体推进有序,关键和强制检查节点均落实到位,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项目各子系统研制课题组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分别详细汇报了课题目标、年度重点任务、当前进展、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专家意见落实情况以及后续工作计划等。

 

  项目顾问组、管理组和监理组的专家针对项目总体计划、各课题组的工作进展以及研制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专家在肯定项目整体有序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为应对大型科学仪器研制中15T高场二极超导磁体等关键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研发任务及计划要进行充分、细致的验证,妥善考虑后续的技术和时间风险,从而为后期调试留有充裕时间,并严格管控招投标及技术合同签署过程中的风险。

 

  周又和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各课题组要认真思考顾问组、管理组和监理组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稳步加快推进研究进展。同时,各课题组应密切配合,确保研制任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他强调,要细化和科学规划研究内容,全力投入研制任务,保持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计划中要设有备份方案,适当将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提前以便为后期调试留出充分时间,以及结合研制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原理等指导性建议,力争研制的科学仪器成为解决超导应用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利器,引领超导力学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发展。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新园区、近代物理研究所在惠建设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高场超导磁体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