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滑坡预测预报基础研究”课题三“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启滑机理与失稳判据”研究内容的有效执行,促进课题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兰州大学和长安大学于2021年8月1日-2日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办第一次学术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针对课题研究进展总结研究成果,规划研究亮点,发现研究不足。长安大学彭建兵院士与课题骨干成员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由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张帆宇教授主持。
8月1日上午,课题负责人及专题骨干成员围绕黄土斜坡界面渗透、黄土层带软化、黄土静态液化、黄土滑坡启滑判据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学术成果汇报,展示了上半年的执行情况,规划了下半年的研究计划。
彭建兵院士全程参加了学术汇报会,认真听取课题任务的执行情况,最后针对课题及每个专题分别进行了深入点评,帮助梳理了课题研究重点应围绕水和界面两条主线,建议课题在执行过程中应努力揭示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的五个机制,厘清四个关键点,要求构建启滑判据模型,强调课题研究成果要有基础理论创新与满足国家需求的双重贡献。
8月1日下午,参会人员针对彭建兵院士提出的建议意见,重新调整规划了课题下半年的研究方案和研究重点,对现场监测示范基地建设、原位试验选址、数据共享、协同交叉等问题开展了交流讨论。
8月2日,参会人员现场考察了兰州大学黄土滑坡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老狼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站,张帆宇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研究站老狼沟内黄土滑坡的孕灾模式、成灾机理、致灾过程,并与参会人员深入地交流了如何合理拓展研究站现有的监测设备、观测平台、预警方案,更好地为黄土滑坡启滑机理与失稳判据的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