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9日至25日,由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办,马来西亚工程研究所承办“第15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15th Asian Congress of Fluid Mechanics)”在马来西亚第四大城市古晋召开,来自中国、印度、日本、越南、新加坡、孟加拉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10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宁教授和王正师、何畏、王文博和徐彬等研究生应邀赴马来西亚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学术报告。
黄宁教授做了题为“湍流边界层的风吹雪及其升华效应”(Drifting snow and its sublimation in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其在雪颗粒-流场-温度场-湿度场相互耦合的风雪两相流运动的建模及定量模拟中取得的进展,报告特色鲜明,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博士研究生王正师在会上口头汇报了“山区复杂地形对降雪沉积过程的影响”(The effect of mountain wind on the falling snow deposition),介绍了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在复杂地形降雪沉积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并与其他学者讨论了相关的细节;博士研究生何畏汇报了“基于CFD研究铁路桥影响下的沙丘侵蚀与沉积”(CFD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by a bridge crossing the desert)的工作,展示了兰州大学风沙环境力学小组在铁路防沙工程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与进展;硕士研究生徐彬在会上汇报了“不同形状颗粒的沉降末速度与拖曳力系数研究”(Investigation on terminal velocity and drag coefficient of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shapes),介绍了其在颗粒在流体中运动的基础研究方面开展方面的实验工作及进展。国内外参会学者针对感兴趣的多场耦合的理论建模与定量分析和多相流实验技术手段等与兰州大学环境力学小组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相关实验过程的建议。
会议期间,在亚洲流体力学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王晋军教授推荐下,黄宁教授还与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G. S. Bhat教授、执行委员会主席Song Fu教授、Osamu Mochizuki教授等人就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下一届亚流会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由于亚洲流体力学学会主席、来自印度的学者G. S. Bhat教授即将退休,他诚恳地表示希望在他退休之前能够承办一次亚流会,所以最终确定了第16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在印度举行。但鉴于我国学者以及兰州大学环境力学小组近年来在流体力学以及环境流体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影响力,亚洲流体力学学会执行委员会初步确定了第17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将在中国兰州举办。
在此次会议上,兰州大学环境力学小组各成员与参会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了解了亚洲学者在流体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展示了自己的特色研究工作。不仅加强了兰州大学与其他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提高了兰州大学在流体力学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并且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使其对环境流体力学和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