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办的 “复杂环境与介质材料和结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学术研讨会”于7月16日-17日在兰州大学祁连堂327报告厅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全国20多个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重点室副主任黄宁教授主持,土木土工与力学学院副院长王省哲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词,并就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的介绍。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又和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创新研究群体的相关情况和目前已取得主要研究进展。与会代表对于兰州大学力学创新群体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协副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院士做了“风沙运动中若干多尺度问题及其定量研究” 的精彩报告。介绍了其课题组在风沙运动中高雷诺数壁湍流问题,沙丘场时空演化的多尺度模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其在解决多场相互作用,多尺度相互关联,多重非线性甚至强非线性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科学问题时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内容详尽而富有启发性,引起了会代表的广泛兴趣和共鸣。此外,来自全国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与会代表就“铁性智能材料多场耦合性能的调控”,“风沙(雪)两相流若干研究进展”,“ 超导材料与磁体结构的低温力学实验研究”,“非线性边值问题求解的小波积分配点法”,“基于微观机理的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本构模型及其应用“等一系列与复杂环境与介质,材料和结构非线性力学”领域相关的研究课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力学学科在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影响力,展示了我校力学创新研究群体在“复杂环境与介质,材料和结构非线性力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了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对于促进和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