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负责主持的“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3月19日,学校在校本部逸夫科学馆召开兰州大学“211工程”三期校内验收汇报评审会议,由实验室力学学科牵头、实验室主任周又和教授负责的“211工程”三期新增建设项目“多场耦合复杂力学系统及其应用”顺利通过验收,多项指标超额完成了建设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多场耦合复杂力学系统及其应用”是以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为牵引,联合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及其大气一级学科博士点、工程力学博士点、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工程博士点(均为省级重点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所组成的新增建设项目。项目在建设期内,有力的促进了各学科的学科体系建设, 提升了各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推动了成果转化的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科体系与研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办学条件明显加强。经此项目的建设,参与项目的各学科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新增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气象学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挂靠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科正式成立,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获得批准。力学的本科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入选为国家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其本科教学实验室入选为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基地班入选为甘肃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在原有“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基础上,新增大气学科 “干旱气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与力学学科参与校外申报的“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9)、参与了“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站”的建设(2007年获批进入建设期),周又和教授先后出任这两个国家研究基地的副主任;由力学周又和教授领衔、联合校内其它学科所申报的“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获批准建设。

  科学研究能力与水平均得到有力提升。建设期内,项目团队及其相关人员共获得立项科研项目200余项,包括大气学科承担类同973项目的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专项1项、力学学科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研究项目3项、973项目一级课题3项、国家军工科技支撑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项等。项目依托学科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481篇、EI收录193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著作3部。力学学科独立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数学、大气和地质工程学科完成的科研项目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教授独立撰写的学术专著《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于2009年由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Verlag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系列丛书之一出版。有关超导悬浮动力学的研究论文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有关柔性高速旋转结构的空气弹性气动力学的模型和试验结果获得“IJSSD Best Paper Award 2008”奖,数学学科李万同等人的论文入选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成果转化能力得到加强。针对国内外没有抗风沙环境的风沙电场测量仪器以及全方位同步实时监测风沙流各物理量的现状,自主研制了小型振簧式风沙电场仪,建成了风沙流与沙尘暴观测与测量系统等。正受理申报的发明专利19项与实用新型 14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5项。大气学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辐射仪数据反演软件平台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为自主研发微波辐射仪奠定了基础,同时提出、建立、发展和完善了相似-动力气候预测模式,并与国家气候中心合作,利用T63模式进行一系列相似—动力月延伸预报的准业务预报试验。地质工程学科的横向科研经费由原来的不足3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800余万元,在文物保护的检测与勘察方面获得省级资质1项,是目前省内唯一具备这一资质的单位。有关沙波纹与沙丘场的风成地貌时空演化的跨尺度仿真程序,已登记国家知识产权软件3项,这为今后开展防沙治沙工程的设计与有效性评估研究提供了基础。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项目建设期内,力学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数理学部)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工程科学领域);大气学科带头人黄建平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建设项目负责人、力学学科带头人周又和教授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其领衔的力学团队分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国家教学质量工程教学团队,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以黄建平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王式功教授领衔的大气科学教学团队入选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大气学科与数学学科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学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共2人,数学、大气和力学学科的5位年轻教师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成绩突出,办学影响力得到提升。2008年以来,力学和大气学科各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大气学科另1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甘肃省特等奖13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5项。2009年首次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根据2011年12月最新ESI数据显示,数学学科再次进入全球ESI 1% 排行,学科排名由2010年3月的全球102名提升至80名,论文引用量在中国内地数学学科进入世界前1%的排名中由2010年的第6名上升至第4位;力学学科的本科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于2012年在武汉大学的全国学科排名中被列为该专业的第一位。

  国际国内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2008年以来,已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就与学科相关的前沿研究领域作学术报告110余人次。主要学术带头人郑晓静院士、周又和教授、黄建平教授、李万同教授受国内外多所大学邀请讲学和作学术报告20余次。先后承办了大气边界层中的多相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与环境力学的学术年会等22场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在风沙环境力学研究成果的支撑下,经中国力学学会推荐于2010年组织申报的“The dynamics of extreme events influenced by climate change”(即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动力学)IUTAM Symposium高级别小型国际会议获得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批准将于2013年在兰州召开(为我国内地申报举办这一类型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获得批准的第六个),郑晓静院士与英国剑桥大学的Paul Linden教授担任会议共同主席,黄宁教授任会议秘书长。2011年以来,郑晓静院士被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CMC)”( 影响因子超过2.0的SCI收录期刊)聘为共同主编,被中国力学学会聘为国内核心期刊“固体力学学报(中英文版)”(其中英文版为SCI收录期刊)主编和国际学术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TAML)”副主编,20余人次被聘为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等。

  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学科层次和科研水平与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中具有完整体系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风沙环境力学机理研究、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耦合行为研究、电磁固体力学、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气候动力学与气候预测、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复杂地形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方面的研究、大气遥感与大气气溶胶、资料反演与同化、大气化学、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环境影响评价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这些为推动我校多学院、多学科交叉的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