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主办、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承办的“钱学森学术讲座”于11月20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邀做了题为“风沙流与风成地貌——时空演化过程的跨尺度建模及仿真”的大会报告,空气动力学学会前任理事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张涵信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童秉刚院士以及北京地区高校和研究单位的相关学者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郑晓静院士的报告针对目前我国重要环境问题风沙运动过程所造成的危害,将由单颗沙粒运动导致所形成的风沙流以及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沙丘场的形成和发展视为一个典型的时空演化跨尺度动力学过程。通过介绍郑晓静院士及其团队对不同尺度风沙运动,特别是对风成沙丘场所实现的跨尺度定量模拟,再现出大范围沙丘场长达数十年的演化过程,揭示出风向和风速、地表状况等因素对沙丘场中的沙丘形态和沙丘移动的影响规律。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风力作用下颗粒物质复杂输运过程的认识,是对多尺度问题的有益探索,也可以为防沙固沙措施以及某些工程和设施的设计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郑晓静院士还介绍了风沙环境力学研究应进一步关注的若干问题。郑晓静院士的报告给与会学者留下深刻印象和好评。报告结束后,张涵信院士和童秉刚院士还就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和钱学森方法论做了讲话。
“钱学森学术讲座”每年举办一次,是国内怀念钱学森先生,继承和发扬光大钱学森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