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存院士等在甘肃民勤野外考察

  9月24日-26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一行五人与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晓静院士的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组在甘肃省治沙所及治沙站工作人员的全程陪同下,对甘肃民勤地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野外科学考察。

  民勤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近50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民勤县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下水位下降,人工和天然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已成为我国干旱区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区之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近年来已先后十多次批示,如:“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要让我们这一代人看到民勤的变化”等。

  此次考察从民勤县最北部的青土湖开始,远至内蒙古的阿拉善右旗、荒漠化最为严重且移民较多的红沙梁、防沙治沙示范长廊的老虎口、以及位于民勤薛百乡的甘肃省治沙所及治沙站的1-3号观测塔等。

  在沙尘暴的预报模式中,起沙模式与沙尘输送过程是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与近地层风沙运动规律的揭示密切关联在一起,直接影响预报的准确性,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曾庆存院士的研究组与兰州大学郑晓静院士的研究组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的观测与理论分析工作。此次考察目的之一是在民勤地区选定建立野外观测塔的地点,以合作开展对沙尘暴起沙与输送过程的更为深入和精细地实时同步观测。

  考察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所三方就观测塔的建立、今后的合作研究等具体事宜进行了充分商讨,达成了一致意见。

  27日下午,曾庆存院士还应邀做客“百年兰大.名家讲坛”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土壤风蚀和沙尘暴——干旱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的学术报告,并鼓励我校大气与力学、地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投身土壤风蚀与沙尘暴的研究,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