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实验室大事记

1
  1月5日,学校聘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赖远明研究员为工程力学博士生导师。
  1月7日—8日,由广东工业大学承办的“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在广东举行,言志信教授参加了会议。
  1月18日,学校聘请张兴义的教授专业技术职务。.
3
  3月3日,国家学位办下发《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8号),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经过申报、专家评议、校内答辩、平台公示、会议表决等程序,实验室申报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得批准通过。
  3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3月10日,由实验室力学学科申报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经中国力学学会推荐后参加中国科学数学学部口的推荐资格答辩,周又和教授作为申报负责人做了10分钟PPT汇报,郑晓静院士、王省哲教授和张兴义教授参加了答辩,以数理学部第一名获推荐准许申报。
  3月11日,力学学科申报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经学校向教育部推荐后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数理学部口的推荐资格答辩(主讲汇报20分钟),周又和教授进行了汇报,郑晓静院士、王省哲教授和张兴义教授参加了答辩汇报,并获推荐申报资格。教育部在得知中国科协获准推荐后,经协调放弃教育部的推荐。
  3月21日,应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张虎元教授邀请,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功辉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在祁连堂三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日本东北大地震及其灾害概况”的学术报告。
4
  4月2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邀出席中国科学院技术学部“应用力学前沿论坛”,作了题为“散体物质多尺度力学行为的若干研究”的邀请报告。
  4月7日,应实验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周又和教授邀请,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周培源讲席教授、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佘振苏博士,我校力学校友、南非科学院院士、南非开普半岛科技大学机械系应用力学教授孙博华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为其“西部学术行”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举行了“力学研究的若干进展与当代力学的发展前景”的系列学术报告会,其中佘振苏教授作了题为“探索湍流运动中的相似性原理 - 世纪难题突破的契机”的学术报告、孙博华博士作了题为“感知惯性世界-MEMS惯性芯片探索”的学术报告。
  4月8日,由河海大学承办的“国际计算与实验工程及科学大会”(ICCES'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 Experi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在南京召开,王记增教授参加大会并作了题为“Analytical study of stiffening effect of stress fibers under stretch”的邀请报告。
  4月18—20日,受上海多所高校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赴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3所高校作了题为“散体物质多尺度力学行为的若干研究”的特邀学术报告。
  4月22—24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结构》杂志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张敬书副教授参加了会议。
5
  5月12-13日,实验室承办的“铁电陶瓷多场耦合物理力学研究2011兰州论坛”在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四个单位和研究院所的20名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5月13——16日,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11年基础力学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培训班”在江苏镇江举行,周军参加了会议。
  5月18日,由我校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周绪红教授主持的《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盖》和《框架填充小型混凝土节能空心砌块》甘肃省标准设计项目组召开首次编制工作会议,两个标准的设计工作正式启动。
  5月21日,应实验室学术骨干、萃英特聘教授王记增的邀请,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机械工程系高信林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在齐云楼501报告厅做了题为“A unified treatment of axisymmetric adhesive contact problems using the harmonic  potential function method”的学术报告。
  5月22-26日,由上海大学理学院力学学科主办的“第三届非均质材料力学国际会议”(ICHMM2011)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捷克、奥地利、荷兰、新加坡、中国及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300余位力学界和材料学界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海外学者90余人。实验室学术骨干王省哲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题为“A modified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characterizing magneto‐mechanical behaviors in NiMnGa  alloys”的学术报告。
  5月23—25日,由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oustic Metamaterials (ISAM2011)”在北京举行,郭永强参加了会议。
  5月23--27日,应实验室学术骨干、萃英特聘教授王记增博士邀请,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教授Brian Todd博士前来实验室进行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并在祁连堂为实验室师生作了3场学术报告,分别题为“Intermolecular forces in biology”、 “Intramolecular reactions of polymers”、“Graduate studies at Purdue University and elsewhere in the US”。
  5月29日,由学校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周绪洪教授主持的《交错桁架体系钢结构技术规程》第二次编制工作会在祁连堂327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以及来自16家高等院校、设计院和企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共19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6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承办的“首届材料的力学性质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在杭州举行,王记增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Mechanics of semiflexible polymer chains under confinements”的邀请报告。
   6月16日,应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张虎元教授邀请,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马京生研究员、吴克俭研究员前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马京生研究员作了题为“估算有效渗流参数的数值方法”的学术报告、吴克俭研究员作了题为“The advances of digital porous media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的学术报告。
  6月23日,张兴义、周俊被聘为固体力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赵忠虎被聘为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桂红被聘为地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
  6月24日,力学学科申报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经通讯评审后获准参加数理学部在济南的答辩(25分钟),周又和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主答辩汇报,郑晓静院士、王省哲教授和张兴义教授参加了答辩汇报。次日,经专家投票,本申报群体通过答辩。此次参加答辩的群体共13个,4个获得通过,其中力学3个获批1个。
  6月30日,应实验室学术骨干、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王省哲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空天技术系特聘研究员段慧玲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Theory on mechanics of complex surfaces and its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6月30日至7月3日,由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中山大学主办的 “Proceeding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在广州召开, 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王萍讲师参加了会议,王萍在大会上作了题为“Unsteady sand saltation in periodic wind  field”的学术报告。
7
     7月12日,应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邀请,美国加州大学默塞得分校教授、校人事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特拉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兼职教授、天津大学力学系“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孙建桥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祁连堂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时滞动力系统随机振动分析的一种连续时间近似方法”的学术报告。
  7月12---13日,应萃英特聘教授王记增博士邀请,英国阿伯丁大学工程学院高级讲师谭鸿来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高密度颗粒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的学术报告。
  7月17—20日,由西北工业大学承办的“力学史培训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蒋一萱讲师参加了会议。
8
  8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和王萍博士编著的科普著作《力学与沙尘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力学学会“大众力学丛书”之一。
  8月,经中国力学学会聘任,并征得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的同意,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于今年8月开始出任《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和《固体力学学报》两期刊的第八届编委会主编,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王省哲教授出任编委。
  8月2—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主办的“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在西宁市召开,作为承办单位之一,谌文武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高副教授、梁收运副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委员。实验室刘高副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震致反倾层状岩体斜坡破坏特征”的特邀报告,梁收运副教授作了题为“甘肃省白龙江中游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灾情与风险”学术报告。
  8月4日,应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邀请,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夏克青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湍流热对流”的学术报告。
  8月6日,应实验室学术骨干、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王省哲教授邀请,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机械材料与机电一体化工程学院副教授李卫华博士前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Research on MR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
  8月13日,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工程与生物力学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engineering and Biomechanics)在西安举行,王记增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A continuum-stochastic-diffusion model of focal contacts in cell adhesion”的邀请报告。
  8月14—16日,由银川大学承办的“The 1st Workshop on Future Intlligent Desert”国际学术会在银川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大会邀请作了题为“Recent progress in mechanics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s-taking research group of Lanzhou University for example”的特邀报告,详细介绍了实验室风沙环境力学研究小组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谢莉副教授作了题为“Scattering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by charged sand particles”的学术报告。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谢莉副教授担任了大会组委会委员。
  8月16日,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通知,实验室2011年度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有7项获批准立项,资助经费892万元,资助经费总额创实验室新高。在批准的7项项目中创新群体1项,资助经费600万元;面上项目3项,资助经费204万元;青年基金3项,资助经费88万元。按学科,力学3项,经费796万元;地工1项,经费28万元;土木2项,经费88万元。
  8月16—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科学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在兰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大会邀请出席大会“院士、专家论坛”,并作了题为“散体物质多尺度力学行为的若干研究”的特邀学术报告,实验室谌文武教授作了“新疆交河故城岩体破坏机理与锚固灌浆加固技术研究”的分场报告会,段建作了题为“上层锚杆拉拔界面松动破坏分析”的学术报告。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学校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周绪红教授担任了大会组委会副主席,郑晓静教授、言志信教授、梁收运副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委员,谌文武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实验室62名教职工、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8月17—20日,由气溶胶学会、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亚洲气溶胶会议(The 7th Asian Aerosol Conference, AAC2011”)在西安召开,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参加了会议,黄宁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蒋红作了题为“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dblown  Sand Movement  over  a  slope  surface”的学术报告,黄宁教授与其研究生完成的2篇论文“Wind tunnel  study  of  sand  emission  rate  by  PIV”(Ning Huang, Xiaohui Lv),“Wind tunnel study on aeolian farmland soil movement” (Lei Guo, Ning Huang)以展板形式在大会交流。
  8月23日,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通知,学术带头人为周又和教授领衔的力学学科研究团队于今年首次申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获批准立项资助,研究方向为“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资助经费600万元,执行时间为2012-2014年。,这是我校第3个获得批准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也是全国力学学科的第9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亦即第8家获得批准的力学研究单位)。
  8 月22 —24 日,在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的带领下,力学学科5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38人在分会场作了学术报告。
  8月30日,“全球变化国家重大科学计划:有关沙尘观测及传输和预报模式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在新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邀作了“西部沙尘观测与模拟“的邀请报告。
 9
  9月14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领导实地考核并启动实验室力学学科于今年申报获批的“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研究员、力学处处长詹世革研究员参加了全天的考核。我校校长周绪红教授出席考核会议。人事处、科技处、重点建设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国资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考核会议。会议由詹世革主持,群体学术带头人周又和教授与各学术骨干按要求汇报了研究设想及实施途径。
  9月18--21日,由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举办的土壤侵蚀与地貌景观演化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rosion and Landscape Evolution)在美国阿拉斯加举行。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Wind tunnel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sand emission from the surface of non-uniform sand”的大会报告,
  9月21-23日,“ Dust Cycle and Climate Change:Past,Present and Future”研讨会在德国科隆大学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和来自IPCC第一工作组德国工作组组长、自由柏林大学的Ulrich Cubasch教授应邀分别做了开幕报告。
  9月27日,应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周又和教授的邀请,日本国秋田县立大学系统科学技术学部徐粒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多维系统理论和信号处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
10
  10月11日,应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的邀请,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工学院院长、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主任、国家首批“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B)获得者陈十一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约束变分与多尺度流体力学(Constrained Variation and Multiscale Fluid Mechanics)”的学术报告。
  10月11日,应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的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刘青泉研究员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固液两相流的脉动特性及颗粒相浓度分布规律”的学术报告。
  10月12日,应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的邀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许春晓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主动控制对近壁区流向涡生成的影响机制”的学术报告。
  10月12日,应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的邀请,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亢一澜教授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数字图像技术在大变形材料力学实验中的若干应用”的学术报告。
  10月12日,应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的邀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李玉龙教授应邀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Fracture Simulation Based Composite Aircraft Structure Design and Certification-------Illustrated by composite T-joints analysis”的学术报告。
  10月12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组对实验室郑晓静院士主持的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民勤地区土壤风蚀过程的观测和预报研究”课题进行现场结题验收。教育部科技司计划处李渝红处长、我校副校长陈发虎教授、科技处处长张迎梅教授、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谌文武教授出席了会议。项目负责人郑晓静院士以及主要成员周又和教授、黄宁教授等参加了会议。
  10月15-16日,由西部环境与灾害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与甘肃省力学学会主办的“首届西部力学青年学术沙龙”在兰州大学举行,我校“萃英特聘教授”、实验室青年学术骨干王记增博士担任了本次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赖远明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以及来自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40余名优秀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10月16日,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放射性废弃物处置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ISRM)会议在北京召开,张虎元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题为“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compacted GMZ bentonite-sand mixtures”大会报告。
  10月17日,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ISRM Commission on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Sites)会议在北京召开,张虎元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题为“Water repellency treatment of earthen heritage”的大会报告。
  10月 18—21日,“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Rock Mechanics”在北京召开,张景科博士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题为“Random process description on short-term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endangered earthen heritage slop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的大会报告。
  10月19—26日. 应实验室副主任黄宁教授的邀请,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流体力学与声学实验室研究员Serge Simoens 博士以及Cyril Cassisa博士来实验室参观考察及学术交流。 分别作了题为“Optical flow estimation with subgrid model for study of turbulent flow”和“Data assimilation with control parameter for the ad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的两场精彩的报告。
  10月29—30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关高校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力学课程报告论坛”在武汉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应邀作了“力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
11
  11月14日,郭永强、高志文、雍华东、王等明、赵忠虎5人被聘为副教授。
  11月21-23日,中国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学校副校长郑晓静教授赴意大利出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第22届院士大会。
  11月24日-12月7日,应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Heinz Konietzky教授的邀请,重点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率团,赴德国执行弗莱贝格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与我校风沙环境力学学科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项目。此项交流活动受到德国联邦教育与科研部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参加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的还有中科院院士郑晓静教授、武生智教授、王等明副教授、薄天利讲师。
12
  12月3--4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干旱区绿洲化、荒漠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响应与调控(项目编号:2009CB421300)2011年度项目总结暨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特邀嘉宾、科技部973专家组成员肖笃宁研究员、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涛研究员和项目办公室陈广庭研究员以及项目八个子课题组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实验室黄宁教授作为第四课题负责人承办了本次会议。
  12月5--7日,由国际华人计算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ICACM)主办的“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SCM III)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SE II) 在台湾大学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大会,讨论了计算力学各个领域的国际最新进展。实验室学术骨干高原文教授带领其小组成员宿星亮、张娟娟和熊立婷一行4人赴台北出席了会议,四人分别就蛋白质微管的力学行为、功能材料声子晶体的带隙特征、超磁致伸缩复合材料的有效特征以及石墨烯的温度效应等在分会场做了学术报告。
  12月5-9日,第十一届流体控制、测量与可视化国际会议(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Control, Measurements, and Visualization)于台湾基隆市和垦丁召开。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提交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流体控制、测量与可视化研究前沿性的科学问题。大会共宣读论文100多篇黄宁教授应邀作为分会场主席主持了气体动力学及其应用(Pneu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分会场,并在会议期间宣读了题为“Som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a  into particle emission from sand surface”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周绪红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学校副校长、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郑晓静教授受聘担任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参加了实验室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实验室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寒旱所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主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赖远明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12月10---11日,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实验室主任周又和教授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学术骨干王记增教授作为国内力学界年轻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王记增教授作了题为“复杂结构生物聚合物分子力学”的邀请报告。
  12月11-16日.国际著名出版社Elsevier旗下杂志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aterials and Tissues(影响因子3.297)主办的第四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力学国际会议在夏威夷大岛召开。该会议在近400篇摘要中只录取了不到100篇摘要做口头报告。我院萃英学者特聘教授王记增应邀作了“几何局限下聚合物分子力学”的分组报告。该会议几乎汇集了生物材料与生物力学领域的所有著名专家,包括来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Progress inMaterials Science杂志主编爱德华.阿兹特教授,较早的在Cell上发表文章阐明微环境力学性质对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丹尼斯.迪舍教授等。
  12月14日,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周又和教授作为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并于会前应邀为该实验室依托单位——西安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研究生做了学术报告,介绍了兰州大学力学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12月17——18日,工业装备与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周又和教授作为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了会议,并应邀在学术委员会上作了题为“软球正碰撞理论建模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他本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
  12月26日,王等明副教授被聘为工程力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2月27日,兰州大学第四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分论坛博士专场学术报告会暨分论坛闭幕式在祁连堂322报告厅举行。实验室主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各研究所所长、导师代表、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张虎元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12月30日,学校正式批准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主任夏克清教授为实验室兼职教授,同时被聘为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